過去對於派遣業普遍的印象為低技術性的勞動力為主,高專業性的勞動力甚
少出現勞動派遣之工作型態。然而,全民健保自1995年開辦以來,歷經各種支付
制度的變革,包括論量計酬、論人計酬、總額預算與論質計酬等,而支付制度是
主導醫療產業經營策略的重要依據,對醫療產業經營模式與醫療行為造成影響,
在論量計酬支付制度下,易使醫療服務提供者誘發病人的需求,也就是說醫療服
務提供者會鼓勵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服務項目;在總額預算支付制度之下,醫院的
服務量與費用限制在一定範圍內,使得經營者必需採取各項成本的縮減,在這樣
的背景制度之下,佔經營成本最大宗的人事費用首當其衝,台灣的專業人力也開
始出現了派遣的工作型態,其中最明顯的例子為嚴重人力短缺的急診醫師與護理
人員。
醫療產業,是一個高度勞力密集的行業,亦屬於服務業的一環,狹義的服務
對象為前往就醫的病人,廣義的服務對象則除了病人以外,尚包括想要更健康的
人以及想要保有目前健康狀態的人。因此,醫療產業是一個人看護人的高度勞力
工作,所提供的服務不能事先儲備、無法保留(楊志良 1998) ,意即醫療服務需
等待病人前來就醫才能開始執行,無法如同製造業預先將產品製造完畢等待消費
者購買。醫療人員需具備高度的倫理道德,在服務提供過程不僅無法完全由機器
取代,更需要投入醫病之間與跨專業領域的互動。對工作者而言,在醫療工作環2
境之風險危害高於其他工作場所(李蜚鴻 2008) (Heidel-DS, Collins-JW et al.
2009),也有侵入性感染的針扎危害(蕭淑銖, 林洺秀 et al. 2005),同時面臨多元的
工作壓力(陳端容 and 鍾政達 2005)。因此,醫護工作者勞動的特殊性明顯超越
其他行業,尤其醫療行為與病人的健康結果息息相關,所以醫護工作者肩負著提
供適當和正確的醫療服務,且需確保一定的品質與安全,一旦醫療人員參與勞動
派遣,很可能因為市場價格惡性競爭,造成勞動條件惡化、中間剝削,使得醫療
照護品質受影響
- Jun 13 Thu 2013 14:52
高專業性的勞動力甚少出現勞動人力派遣之工作型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